中銀香港手機銀行活躍客戶數目首季按年增長近 2 成,「碳・生活」受歡迎
中銀香港手機銀行利用人工智能整合及分類各個賬戶的交易數據,估算客戶的碳足跡,即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及間接排放溫室氣體的總量,並將其換算成為日常生活的例子,如汽車行駛里數。客戶更可查閱其碳足跡等級,具體掌握自己的理財習慣對環境的影響。此功能現已推出予特選客戶使用,並將於 7 月進一步擴大至其他客戶。
中銀香港個人金融與財富管理業務數字化總監李濱表示:「中銀香港持續推動服務流程數碼化和無紙化,截至今年 3 月,本行近 9 成交易皆透過數碼渠道完成,手機銀行活躍客戶數目按年增長近 2 成,反映客戶更傾向選用便捷和環保的線上理財服務。隨著綠色低碳理念在社會上蔚然成風,客戶對銀行服務的預期已不只限於財富增值,而是開始尋求兼具低碳元素的金融產品及服務。中銀香港手機銀行去年率先推出提供環保及理財資訊的『碳・生活』專區,深受客戶歡迎,截至 5 月為止,該專區的日均瀏覽量比去年增加超過 4 成。本行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堅持科技引領,將不斷豐富『碳・生活』專區功能,以切合客戶對高質量個人理財服務的需求。」
除了碳足跡追蹤功能,手機銀行「碳・生活」專區亦同步增設個人開支分析功能,讓客戶可透過可視化圖表,隨時掌握個人每月消費類別、詳情、分佈等交易資訊,協助客戶管理日常開支,制定良好的理財計劃。
Raspberry Pi 公佈 IPO 資料
發行詳情
- 募集資金:
- 此次發行將包括由樹莓派中間公司有限公司(Raspberry Pi Mid Co Limited)等現有股東出售的現有股份,該公司是樹莓派基金會的全資子公司,也是樹莓派的現有主要股東(Principal Shareholder)。
- 公司還將發行新股以籌集4000萬美元,這些資金將用於工程資本支出、增強供應鏈韌性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 基石投資者:
- 2024年5月21日,主要股東和公司分別與樹莓派的兩家現有股東Arm Technology Investments 2 Limited(“Arm”)和Lansdowne Partners(UK) LLP(代表其某些基金行事)(“Lansdowne”)簽訂了基石投資協議。
- 根據協議條款,Arm 同意在IPO中購買價值3500萬美元的股份,Lansdowne同意購買最多2000萬美元的股份,這些購買均需符合慣常條件。
- 發行對象:
- 此次發行將針對美國以外的機構投資者,根據《證券法》第144A條規定向美國的合格機構買家(QIBs)發行(“機構發行”)。
- 發行還將通過Peel Hunt REX門戶網站向英國的零售投資者發行(“REX中介發行”)。
- 超額配售選項:
- 預計主要股東出售的普通股中最多10%的股份將通過超額配售選項提供。
- FTSE指數:
- 上市後,公司預計有資格被納入FTSE英國指數。
- 鎖定安排:
- 公司、董事和主要股東將同意慣常的鎖定安排,限制在上市後180天、365天和360天內處置股份。
- 承銷商:
- 公司已聘請Jefferies International Limited(“Jefferies”)和Peel Hunt LLP(“Peel Hunt”)作為全球聯合協調人、聯合保薦人和聯合賬簿管理人。
高層評論
Arm高層評論
Arm物聯網業務部門資深副總裁兼總經理Paul Williamson表示:
「Arm與樹莓派有著共同的願景,即降低創新門檻,使計算技術對每個人都可及。隨著對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需求的增長,樹莓派的解決方案將繼續推動高性能物聯網設備的採用。繼去年我們對樹莓派的戰略投資之後,我們期待在樹莓派進入這個新的激動人心的階段時增加我們的持股。」
Raspberry Pi董事長評論
樹莓派非執行董事長Martin Hellawell表示:
「我們很高興確認我們將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這強調了我們對英國作為創新和成長型全球企業之家的信心。樹莓派是一個英國計算技術成功的故事,這標誌著公司發展的下一階段。通過團隊對高性能、低成本、多用途計算的卓越追求,自2012年推出第一款產品以來,樹莓派一直在改變全球計算領域,成功地將社會議程與商業焦點結合。公司的強勁財務表現使其能夠向樹莓派基金會分配5000萬美元,以進一步推動其全球教育使命,並為無數專業設計工程師和樹莓派愛好者提供支持創新的經濟實惠且功能強大的計算平台。我們非常感謝基石投資者Arm和Lansdowne的長期支持,並期待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擴大我們的股東基礎。」
本文資料只供參考,資料來源:https://investors.raspberrypi.com/ipo/documents/8
自動貼標籤系統大有學問,AI加持可省高達七成人手!
近幾年香港各行業都面臨人手短缺,數碼轉營和自動化自然提上大小企業日程,去年AI技術飛速發展後,結合自動化和AI的各種方案如雨後春荀,大大舒緩人手緊張情況,今次 Techapple 訪問 Milliontech 的 Founder & CEO Nelson Tse,看看他們開發的自動貼標籤方案。
零售業或物流業時常要為貨物批量張貼標籤,中型或大型連鎖店可能每日要張貼以千上萬計標籤,一間公司可能要動用上數十人的團隊,而且,人手張貼也有機會遇到各類出錯或不標準的情況,近年香港人力資源緊張,人手成了很大問題,為此他們結合軟硬件,開發出足以取代人手貼標籤的解決方案,系統可以即印即貼,更具陣性之餘亦可以減少傳統大量不同標籤擺放一起引起混亂和錯誤的情況,而且能減少浪費,張貼方面,配合AI辨識功能,令機械張貼的位置可以保持準確,就算放上運輪帶時沒有擺正,也可以精準貼好,更勝人手處理。
Nelson 表示,開發系統時花了很多心思去解決客人需要,以提升系統的穩定性,速度和準確性,真正幫助到客人提升營運效率,他認為IT系統就為了幫助客人解決問題而開發,在這方面應該要精益求精。
系統入門成本不高,一站式方案,硬件連軟件,每月租金由10,000港元起,已包括支援服務,一台機由三個人操作,效率可以媲美十個人的團隊,一台機最多可以節省約七成人手,對於要大量張貼的公司,性價比極高,以其成本,只要能節省一個人手已經極具成本效益,對於大型企業,更具競爭力。
有關系統在市場上已經得到認同,未來可能會面向更多不同地區的市場,Nelson覺得香港做IT依然大有可為,只要用心做好真正幫助到用戶的產品或方案,市場一定會給予正面回應。
YouTube 香港 2023 年度十大公布
YouTube 香港公布 2023 年度十大,反映過去一年香港人追看及訂閱的影片、音樂、以及 YouTube 創作者。YouTube 是不少香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據市場調查顯示,YouTube 為香港觀眾提供了一個能夠深入了解自己喜愛內容的一大平台,當中接近九成的香港 Z 世代 YouTube 觀眾認為他們能夠在 YouTube 上找到其他平台沒有的獨特內容。截至 2023 年 6 月,港人每天平均會花超過 85 分鐘 在 YouTube 尋找創意影片及音樂,比上年同期多 5 分鐘。
Google 香港銷售及營運總經理余名德(後排左二)、大中華區創作者營銷資深總監丁樂恩(後排右三)、YouTube Music 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Paul Smith(後排左一)與 YouTube Music 大中華與韓國音樂內容合作夥伴總經理李善貞(後排右二)和一眾上榜藝人及創作者合照。
另外,自 YouTube Music 於 2019 年正式登陸香港,過去 4 年以來一直深受香港人歡迎,當中用戶能夠在音樂及影片間自由切換,進一步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口味和需要,令 YouTube Music 逐漸成為其中一個熱門音樂串流平台。
今年的榜單反映:(一)香港觀眾喜愛貼近港人日常時事及資訊性質強的影片;(二)廣東歌繼續強勢稱霸;(三)YouTube 上出現越來越多以往只能在傳統電視節目中看到的戲劇及娛樂內容,而今年繼續有藝人轉戰 YouTube 創作更多精彩內容,影片亦深受香港觀眾歡迎。
今年 YouTube 香港亦於 12 月 11 日在全球首個 YouTube Pop-Up Café Rhythm & Brews by YouTube (@Ukiyo_hk)舉行 YouTube 香港 2023 年度十大揭曉儀式,並邀請了一眾上榜藝人及創作者出席,當中人氣歌手 MC 張天賦及新晉 YouTube 創作者「Do 姐」鄭裕玲更大方分享他們在 YouTube 上的創作歷程和心得。
港人日常時事及資訊成年度十大熱門影片
本地社區時事以至本地素人故事等內容均受港人歡迎,而榮登今年「YouTube 香港 2023 年度十大熱門影片」[註1] 榜首的是主打即時熱話、突發奇聞及文化生活的「Channel C HK」的《花墟惡霸花店 2 | 見證警署警長「英勇執法」:我94年守呢度啦 你94年喺度未啊?下一集大逆轉?(一連三集)|Channel C HK》。緊隨其後是「米紙」的《#米紙|22歲單親媽媽為前夫還債入地盤做泥水 日搬運與自身體重相約45KG水泥為搵兩餐 無懼旁人白眼獨力承擔兩名女兒開支 只冀一家三口能安穩團聚 #筆記紙》,以及「Mill MILK」的《#MM|9歲起賭波跑馬打牌 00後上「戒癮島」搣甩賭癮 正生書院由戒毒所變自然學校 學揸船、剪髮、射箭、泥水 全年沖凍水涼 2年不得離島 學生曾跳海逃跑 島上禁拍拖私藏零食|#700萬種生活 #4K》。
除此之外,港人也愛觀看溫情故事與明星獨家專訪,其中第五位「The Do Show」的《The Do Show 獨家專訪|何超 陳子聰|子聰險喪命及截肢|近況及病史首度公開|每朝暴食 著到隻粽 只為夫暖腳》及第七位自10年前成立的本地頻道「FHProductionHK」的告別影片《【熊館】熊仔頭:『多謝睇左十年!有緣再見』》分別上榜。
廣東歌稱霸年度十大熱門音樂影片頭三位
今年「YouTube 香港 2023 年度十大熱門音樂影片」[註2] 仍然是以香港歌手及本地音樂居多,廣東歌繼續稱霸頭三位,而榜上亦有三首分別屬於韓國及日本音樂。其中本地男歌手張天賦包辦榜首及第七位,歌曲分別是《世一 The One For U》以及《抽 Inhale》;而本地男子組合 MIRROR 分別包辦四個席位,包括:姜濤的《DUMMY》及《追》;陳卓賢的《再見 寧靜海》;以及呂爵安的《LOVERSE》。其餘上榜的還有張敬軒的《隱形遊樂場》、韓國女子組合BLACKPINK, JISOO的《꽃(FLOWER)》及以及IVE 的《 아이브 ‘I AM’》,而剛剛首次來港演出的 YOASOBI 大熱作品《「アイドル」》亦登上第 5 位。
「The Do Show 」包辦年度熱門創作者及人氣創作者榜首
年度十大熱門創作者[註3] 以及年度十大人氣創作者[註4] 反映過去一年獲得驕人訂閱人數的 YouTube 頻道。自去年離開電視台,「Do 姐」鄭裕玲成為自由身工作者後正式開設 YouTube 頻道「The Do Show 」,主打嘉賓陣容鼎盛的人物專訪,加上 Do 姐自身魅力及高超的訪問功力,在今年度成功榮登兩榜之首!此外,宣揚健康生活的「健康嗎 Health Code」亦同時登上兩榜,成為十大熱門創作者第三位及十大人氣創作者第二位。以一鏡到底(One Take)為主打、追求演唱真實感的日本音樂頻道「THE FIRST TAKE」今年首次邀請本地男歌手陳柏宇和本地男子組合 MIRROR 四位成員參與拍攝,成功登上熱門創作者第十位。
根據調查發現,接近九成香港觀眾認為透過 YouTube 能夠幫助自已發掘未曾留意、題材新穎的影片。而今年榮登年度十大人氣創作者的頻道亦非常多元,所創作的內容同時兼具兼具娛樂性及知識性,包括:介紹旅遊景點及食肆的「西DorSi偽中產生活態度」;主打情景短劇的「BBO | Black Box office」;分享電子科技產品的「Karenly :」;以及深入淺出點評香港社會時事的「Stormtrooper白兵」頻道。
YouTube 香港隆重呈獻:全球首個Pop-Up Café — Rhythm & Brews by YouTube
由安達人壽香港及 Stella Artois 鼎力支持,K11 MUSEA 人氣精品咖啡店 Ukiyo(@Ukiyo_hk)今個聖誕特別換上型格的音樂主題節日佈置,化身為全球首個「Rhythm & Brews by YouTube」。一眾食客除了能夠享用一系列以 YouTube 標誌性的紅白顏色為主題的節日限定聖誕美點和特飲,店外更設有一幅長達 10 米的大型黑膠唱片牆讓大家盡情打卡。
此外,一眾本地人氣歌手及組合,包括:P1X3L、陳健安、雲浩影 Cloud Wan、小塵埃Lil’ Ashes、COLLAR 成員陳泳伽 Winka@COLLAR 和李芯駖 Sumling@COLLAR、ANSONBEAN 及 JACE 陳凱詠等,亦會在12 月指定日子驚喜現身為大家現場獻唱,在這個溫暖窩心的節日為大家帶來一個別出心裁的沉浸式音樂體驗,盡情投入在音樂、創意、藝術、文化和美食之中。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搜尋榜公佈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搜尋榜 (https://trends.google.com/trends/yis/2023/HK/) 新鮮出爐!Google 搜尋趨勢彙整過去一年搜尋量飆升得最高的關鍵字,透過數據反映 2023 年香港人關心的話題。
突發新聞刺激港人搜尋意欲 「蔡天鳳」「曾憲哲」成熱搜本地頭條及話題人物
Google 搜尋趨勢亦展示港人關心時事的精神,突發新聞主角「蔡天鳳」、失蹤一星期的中學生「曾憲哲」分別登上熱搜本地頭條及話題人物首位,其他突發港聞包括涉及詐騙案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颱風「小犬」、「黑色暴雨警告」亦上榜。與此同時,港人亦會上網搜尋多項與民生有關的政府政策詳情,「消費券」、「口罩令」、「居屋」,以至政府新推出的數碼化服務「易通行」及「香港政府一站通」都登上熱搜本地頭條。
今年香港樓市陰晴不定,惟多個新樓盤相繼推出仍受市場關注,位於新界西北的「YOHO WEST」、「凱和山」、「飛揚」、「NOVO LAND」,東九龍的「親海駅」、「KOKO ROSSO」、「朗然」,及九龍西的「瑜一」均成為熱搜地產話題;同時今年亦有多個大型商場項目開幕,「圍方」及「AIRSIDE」躋身十大熱搜地產話題。
關注本地時事之餘,港人亦留意環球局勢,「以色列加沙衝突」、「土耳其地震」及「蘇丹衝突」踞熱搜環球頭條第一、二及八位;蔓延亞洲的「床蝨」成為環球頭條第三位;由一段網絡短片掀起搶購旋風的「生可樂」則佔據第五位。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本地頭條 蔡天鳳JPEX小犬消費券口罩令居屋易通行黑色暴雨警告財政預算案香港政府一站通 |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本地話題人物 曾憲哲劉鑾雄葉萱董建華張秀賢Toyz何詩蓓呂麗君容海恩區諾軒 |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地產話題 圍方親海駅AIRSIDEYOHO WESTKOKO ROSSO凱和山飛揚朗然瑜一NOVO LAND |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環球頭條 以色列加沙衝突土耳其地震床蝨瑞信危機生可樂攝理教泰坦號蘇丹衝突日本排污月船三號 |
港人「報復式」關注中外電影及演唱會
2023 年初,香港電影票房高開,億元票房電影「毒舌大狀」順利成為年度熱搜電影之首;連同「白日之下」、「給十九歲的我」、「年少日記」、「正義迴廊」、及「風再起時」,港產片一共佔據十大熱搜電影中六個位置,其中「正義迴廊」更連續兩年(2022 年及 2023 年)上榜。
疫情過後,本地以至海外歌手空群而出在港舉行演唱會,港人亦對之展現「報復式」關注,大大小小演唱會一票難求,而云云演唱會中,本地幫「Twins」、「張學友」、「鄭秀文」、「陳奕迅」、「張天賦」、及「姜濤」在十大熱搜演唱會中佔有六位,台灣幫「周杰倫」、「五月天」及「周興哲」佔三位,韓國代表則有女子天團「BLACKPINK」,更高踞第二位。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電影 毒舌大狀白日之下給十九歲的我奧本海默鈴芽之旅年少日記Barbie 芭比男兒當入樽正義迴廊風再起時 |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演唱會 周杰倫BLACKPINKTwins五月天張學友鄭秀文周興哲陳奕迅張天賦姜濤 |
人氣急升藝人、奧斯卡影后 躋身熱搜本地及環球名人
港人熱搜人氣急升的娛樂名人,「素海霖」成為十大熱搜本地娛樂名人之首;「新田真劍佑」及「Alan Walker」分別登上環球娛樂名人第六及第八位。登上十大的熱搜娛樂名人當中,部分與新聞事件有關,例如「微辣」、「陳怡」、「林作」、「張婉婷」,環球娛樂名人「黃子佼」和「炎亞綸」,再次引證港人以搜尋行動關心時事。「楊紫瓊」作為首位亞洲女演員榮登奧斯卡影后,成為熱搜環球娛樂名人第三位。
熱搜節目方面,香港劇集製作佔據十大之中的六個位置,分別為「新聞女王」、「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隱形戰隊」、「破毒強人」、「一舞傾城」、及「天龍八部」。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本地娛樂名人 素海霖微辣陳怡林作張婉婷何超蓮杜如風梁朝偉莊子璇周吉佩 |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環球娛樂名人 黃子佼炎亞綸楊紫瓊廣末涼子王嘉爾新田真劍佑安普賢Alan Walker梁云菲五月天 |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節目 新聞女王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長風渡隱形戰隊黑暗榮耀想見你破毒強人一舞傾城天龍八部以愛為營 |
港人熱搜本地活動、外遊目的地天氣計劃行程
疫情之後,今年港人終於能出國旅遊,不少人都會上 Google 搜尋目的地天氣,再配合 Google 地圖沉浸式實景與 AI 路線規劃的升級功能計劃行程,而「東京」、「大阪」、「澳門」、「首爾」、及「曼谷」依次成為熱搜目的地天氣的首五位。
熱搜本地活動三甲依次為「書展 」、「動漫節 」及「美食博覽 」,兩項夜間活動「Clockenflap」及「香港夜繽紛」則分別踞第四及第五位,反映港人的本地活動多元化。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外遊目的地天氣 東京大阪澳門首爾曼谷台北日本可倫坡京都上海 |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本地活動 書展動漫節美食博覽Clockenflap香港夜繽紛花展黃鴨Art Basel青衣戲棚東涌櫻花 |
多項年度體壇盛事亦吸引港人關注,「女子足球世界盃 」、「溫布頓網球錦標賽」、「FIBA 世界盃男子籃球賽」、及「亞運」分別佔據十大熱搜體育項目第一、二、四、及五位。當代足球球王美斯加盟由前球星碧咸任班主的「國際邁阿密」,明年 2 月更會來港作賽,令球隊登上熱搜體育項目第三位。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體育項目 女子足球世界盃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國際邁阿密FIBA世界盃男子籃球賽亞運洛杉磯湖人世界盃板球美國網球公開賽澳洲網球公開賽渣打香港馬拉松 |
一搜掌握熱門遊戲
無論專業或是新手玩家都愛用 Google 搜尋熱門遊戲和攻略,尤其今年新推出的「霍格華茲的傳承」成為十大熱搜遊戲之首;獲得 Google Play 香港 2023 「年度最佳遊戲」及「年度最佳劇情遊戲」的「崩壞:星穹鐵道」亦成為熱搜遊戲第六位。
Google 香港 2023 年度熱搜遊戲 霍格華茲的傳承暗黑破壞神 4薩爾達傳說王國之淚Monster Hunter Now柏德之門 3崩壞:星穹鐵道星空鈴蘭之劍:為這和平的世界Final Fantasy XVI人中之龍 7 外傳英雄無名 |
49%受訪AI企業表示有技術人才招聘困難
49%受訪AI企業表示有技術人才招聘困難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早前公布《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主要數據,集中研究香港人工智能(AI)產業發展的現況、海內外競爭及實際企業運用,並提供九大建議以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
作為2023年度施政報告的重點之一,香港特區政府將「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列為其中一個三大新型工業發展產業,於數年前獲立法會通過撥款後成功建立了14個跨行業的AI研究實驗室,並有三間大學進入U.S. News 2023全球AI頂尖高級院校前30名。政府亦將設立「數字政策辦公室」及加速建設超算中心,預計2024-2025年建成,並已逐步在公共服務系統中應用AI技術。為打造香港成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企業及政府該如何部署?有見及此,生產力局與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港大經管學院)合作,於2023年年中進行《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探討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需求、挑戰及機遇,以問卷成功訪問216間AI相關企業,以了解香港AI產業概況,研究結果重點如下:
香港AI產業發展概況 49%受訪AI企業表示有技術人才招聘困難
受訪的AI企業中,25%為大型企業,75%為中小型企業(中小企),其中17%企業表示同時在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全面發展,22%企業表示未來有意拓展其產業鏈至其他層面,更有55%企業預計將開拓國際及本地市場,亦有14%和11%企業分別選擇於香港和內地拓展業務。
在財政概況方面:
- 大型企業中有51%表示有盈利,整體企業則有31%能達致盈利
- 資金來源:43%企業表示包括香港政府資助基金,而19%則包括創業投資/天使基金
- 累計投資金額:49%企業投資少於100萬港元,21%企業投資100至500萬港元,6%企業投資500至1000萬港元,5%企業投資1000萬至1億港元,4%企業投資超過1億港元
在產業發展概況方面:
- 48%企業只針對一個行業發展AI,16%企業針對兩個行業,15%企業同時針對三個行業
- 主要針對行業:29%為電訊及資訊科技服務,24%為醫療/診所及健康器械、保健品、藥品,23%為教育、培訓/訓練,22%為製造,21%為政府機構
- 主要收入來源地:63%來自本港、19%來自內地、15%來自海外
行業最大挑戰 – 算力及數據不足、難以招聘技術人才:
算力不足:有44%企業表示正面對「算力不足」的挑戰。為解決算力不足的問題,有71%正使用雲計算服務,有31%選用內地的超算中心,26%則選用海外超算中心
數據不足:有44%企業表示難以收集數據,16%表示需要長時間才能收集數據,而8%表示沒有相關數據
招聘困難:49%受訪企業表示遇到技術人才招聘困難,更有企業減少香港技術人才職位,77%企業表示因為香港的營運成本較高,41%表示因為香港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才。儘管如此,仍有45%企業打算增加聘用香港技術人才
海內外AI產業發展概況 各地政府推動AI產業發展
內地政府大力推動AI發展,已形成產業規模。上海市AI公共算力服務平台和深圳鵬城雲腦II的算力均已達到世界頂尖水平。上海與深圳均已頒布促進AI產業發展的法規和政策措施,全方位涵蓋關鍵發展要素,包括人才、算力、數據、算法、基礎研究、應用場景、產業鏈、產業園區服務體系、基金群等。在產業應用方面,上海聚焦製造、金融、航運等行業;而深圳則聚焦公共服務、城市治理等領域,由政府帶頭應用AI。
海外方面,新加坡於2019年便推出「國家人工智能戰略」,聚焦政產學研互動、人才、數據等方面,並將資源集中投放於金融、政府、醫療、物流等領域。新加坡特別注重培養本地人才和支援中小企,例如AI學徒計劃為本地人才提供技能培訓和項目實踐的機會,並配有不俗的每月津貼。而新加坡政府亦為中小企提供AI就緒指數測評服務、配對資金項目、平台工程團隊、高性能雲集群等,以推動其應用AI。
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AI企業提供一流的融資空間,並聚集眾多AI科技巨頭的研發中心。紐約市政府亦致力構建一個健康的AI生態系統,在推動公共部門應用AI的同時,保障市民的數字權利。而瑞士政府對研發及教育的大力支持,為當地AI發展提供了一流的創新土壤。瑞士培育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世界級創新型大學,孕育出大量本地AI企業,以及吸引眾多外國頂尖科技企業落戶當地。這些一流的公私營機構合作緊密,為瑞士的AI基礎研究和科研成果產業化作出重要貢獻。
綜觀各地情況,各地政府均致力為AI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反映AI已列入各地政府的重要議程。
香港企業應用AI概況 41%香港企業正在或將會應用AI
為了解香港企業使用AI概況,是次研究同時訪問267間企業,當中81%為中小企,19%為大型企業,涵蓋多個行業,當中零售及膳食、個人、專業服務業等。受訪企業中,有41%香港企業正在或將會應用AI,32%已在多個層面如市場營銷(58%)、營運(44%)、內部營運管理(%)上應用AI,平均累計投資額更達到83萬港元,而其他準備將AI技術投入業務營運上的餘下9%企業,則平均預算將投資約14萬港元。在擴充使用AI的計劃上,有59%正在應用AI的企業表示會進一步拓展其AI應用,當中有61%的企業預計拓展30萬港元投資額,平均預計投資額高達122萬港元。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表示:「生產力局作為一個科研機構,擁有強大的AI應用並有研發AI的實戰能力,一直致力推動AI產業發展,成功研發AI技術並協助企業升級轉型。而根據最新數據,在已應用AI的企業方面,有49%認為其效果符合預期,有14%更指出其技術效果比預期更理想,亦有小部分表示其AI運用效果有待改善。通過本數據研究,生產力局希望進一步推動AI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幫助企業優化業務及生產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推動AI產業在香港發展及提供實用建議。」
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教授總結研究報告時表示:「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發展,為經濟帶來龐大的增長潛力。本次報告檢視新加坡、紐約、瑞士、上海和深圳五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工智能政策及發展情況,發現各地均已推出政策措施,為人工智能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其中,深圳更主動提出與香港合作,打造人工智能算力賦能中心。此外,報告還反映出部分香港企業有意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業務或應用人工智能。香港政府可參考其他地區的經驗,結合本地企業目前面臨的挑戰,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確保香港能夠抓住人工智能時代的機遇,實現產業升級,為疫後經濟和數碼經濟的發展注入新動力。作為教育界的重要一員,香港大學近年來積極開辦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學士和碩士學位課程,涵蓋了人工智能的理論、技術、產業應用以及倫理等面向。同時,港大經管學院亦有推出針對大數據分析的課程。我們相信,這些課程將為社會培養出具有才華和能力的人才,為推動香港數字經濟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生產力局在研發AI和推動AI產業發展已有顯著的成果,黎少斌先生續稱:「香港特區政府重點發展的世界級創新研發平台『AIR@InnoHK』為香港創科旗艦項目,而生產力局在香港科學園建立的香港工業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研發中心(FLAIR)正是其中一員。FLAIR結合技術專長、網絡、創新研發和專利等優勢,以AI驅動生產力。本局作為唯一創辦機構,與合作者德國RWTH Aachen Campus共同營運FLAIR。經過多年努力, FLAIR不但與國際研究機構、領先企業等進行合作,更是開發了『天工開物:工業人工智能應用平台』,透過數據儲存、模型儲存和代碼生成的功能,讓業界人士可存取和使用涉及領域的資料,協助訓練、開發和使用各種AI技術,協助企業實踐AI應用,切實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生產力局將繼續促進香港創科和新型工業化發展,推動香港成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並提出三大核心、九大建議,有望能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產業化和壯大人才庫。」
九大建議推動香港發展為「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
完善基礎設施
1.建立亞洲領先超算中心:政府投資建立「公共」超算中心,並與其他公共超算資源聯網(例如大學),同時推出優惠政策吸引本地及境外企業來港建設「私營」超算中心,吸引企業來港進行AI研發。
2. 構建「國際大數據樞紐」:透過「數字政策辦公室」制定數據政策,例如數據「去隱私」規定,以便涉及個人私隱(例如醫療)大數據的流通,推動政府部門、公營及公用事業機構提供「去隱私」大數據及API,與內地及海外城市協商及實施數據流通。
3. 制定AI技術發展及應用監管政策及指引:在推動AI行業發展與維護公眾利益之間達至平衡,增強業界及公眾對應用AI的信心。參考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與做法,保持與內地及海外接軌。
4. 加強與大灣區及國際合作來完善AI及數據產業鏈,香港聚焦發展優勢領域:AI芯片設計、算法、AI框架、AI應用軟件等。
加快產業化
5. 政府帶頭推廣大規模AI應用:配合智慧城市及智慧政府的發展願景,推出大規模AI應用場景,引領AI產業發展及吸引AI企業來港發展。
6. 以AI賦能香港行業升級轉型:行業商會與AI業界合作,分享AI應用成功案例,發掘新應用場景,運用政府資助向員工提供AI培訓,利用AI幫助傳統行業升級轉型,加快新興行業發展,並為AI產業創造商機。
7. 發展「AI企業國際融資中心」:政府與相關公、私營機構合作,向外宣傳港交所新推出的機制,即允許無收入、無盈利的特專科技公司來港上市,及未來創業板上市規則的改革,吸引更多AI企業來港上市及更多風險投資基金來港。
壯大人才庫
1. 普及AI教育,加快培養跨學科「AI+人才」:大學及專業院校把AI納入更多學科的必修課,中學分階段開設AI學科。
2. 邁向「國際AI人才宜居城市」:政府向外宣傳香港AI產業發展計畫及國際城市生活便利,制定政策鼓勵AI企業把非本地AI技術員工遷移到香港,吸引全球AI人才來港發展。
《香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研究》主要數據報告,請按此瀏覽;完整調查報告將於稍後正式公布,屆時可於生產力局及港大經管學院相關網頁下載。
MediaOn 參予世界級AR行業盛會,擴展亞洲以外業務
HKPC 生產力局 聯同 香港數碼娛樂協會 Hong Kong Digital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於 2023年10月22日至26日期間在 AWE EU 2023 的 奧地利維也納 活動中,特別設立一個「香港館」,協助將香港公司將優質產品和服務,推廣到世界各地。
Augmented World Expo (下稱AWE) 是個全球性活動系列,在全球各地舉行不同聚會、工作坊等等,以 推動AR(擴增實境)、VR(產擬實境)及XR(延展實境)行業發展。
MediaOn,在數碼廣告行業深耕多年,一直致力於為客人提供高效嶄新的廣告方案。AR技術近年飛速發展,極具吸引力,不少客戶都會投入採用,MediaOn亦提供了一系列創新技術案。是次獲邀參予盛事,展出的服務項目包括AR、元宇宙、AI Ambassador、沉浸式項目及互動廣告/活動,足以全方位滿足品牌和商戶對新時代推廣的需求。
除了在 HKPC 生產力局 聯同 香港數碼娛樂協會 Hong Kong Digital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 的協助下,在世界級舞台上展示最新產品及服務,更有機會跟當地公司 Nousdigital、Music Traveller、Schloss Belvedere 及 Mythos Mozart交流,更多元深入了解各地最新發展。
CEO Jerry Chan 表示:「很榮幸MediaOn 今年能夠代表香港參加維也納AWE EU 2023,這個難得的機會不僅讓MediaOn能夠有機會擴展亞洲以外的業務,更讓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世界各國在AR/VR科技領域的發展與應用。我們熱切期待這個活動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並相信這將是我們邁向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區域合作、協調及培育人才乃各地政府推動綠色金融科技生態的重中之重
區域合作、協調及培育人才乃各地政府推動綠色金融科技生態的重中之重
SG 及可持續發展教育機構 GoImpact 與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再度聯手,於今日發佈題為《綠色、金融和科技的交匯點: 亞太經合組織五大經濟體的研究》的 2023 綠色金融報告。在螞蟻集團的支持下,這份綜合研究報告在去年報告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深入探討了新加坡、香港、韓國、印尼和泰國這五大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在綠色金融科技方面的發展狀况。
● 新加坡 – 作為區內的綠色金融科技中心,擁有合作緊密、蓬勃發展的生態圈。然而,外界對其數據完整性和「漂綠」的憂慮依然存在,突顯了需要隨時保持警覺的重要性。
● 香港 – 在政府決策者的支援,以及與商界的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綠色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和中小企均期望在資金獲取和結構支持方面有所改善。
● 韓國 – 雖然政府在跨境法規的推動下已投放資源發展綠色金融科技生態圈,但帶頭實行綠色轉型的是當地企業。
● 印尼 – 當地市場極具潛力,有望實現綠色金融科技的幾何級增長。然而,要促進綠色金融科技廣泛使用,仍需更多宣傳及教育。
● 泰國 – 當地企業正推動向再生能源轉型,例如農業科技產業正改變營運策略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預料政府亦將提供更多必要的系統性支援。
政府監管在綠色金融科技發展中的必要性
隨著可持續發展在全球舞台上越來越重要,亞太經合組織五大經濟體的政府亦正積極研究推出創新的策略配合,例如徵收碳稅、對綠色科技和清潔技術產業提供稅收優惠、成立碳市場等。然而,亞洲地區的監管環境面對重重挑戰,包括法規模糊、各地監管框架不同,以及規管定義和指標不一致等。
另外,礙於監管複雜和資源有限,中小企即使具有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要得到綠色融資並從中獲益,仍然要面對不少困難。清晰的監管對於中小企發展、打擊「漂綠」行為、提高可持續金融的可信度及投資者信任方面十分重要。由於這些市場中綠色金融科技領域結構複雜、缺乏統一標準,因此需要區內持份者合作制定標準化的良好作業模式,以協調各地生態圈。
綠色科技備受公私營機構關注
客戶對可持續性、業績表現、透明度和問責度的要求正在推動投資方式的轉型。公私型機構均在積極發掘可持續及綠色技術,如碳捕集、利用和儲存(CCUS)以及建立 ESG 風險分析模型。另外,越來越多的機構採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解決方案,簡化了 ESG 合規、碳管理和風險評估程序。舉例說,Sustainalytics 和穆迪(Moody's)等頂尖評級機構已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融入其分析框架,從而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分析大量數據。
綠色金融科技正面對人才嚴重短缺等挑戰
除了必須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之外,綠色金融科技面對的根本挑戰,還包括要尋找能將金融、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知識聯繫起來的人才。不少企業都正在努力應對範圍 3 排放透明度和淨零排放承諾等複雜問題,而他們都認同,將可持續發展教育和培訓融入業務戰略是勢在必行。
在香港等地,招聘 ESG 專家極具挑戰性。這說明了跨學科人才發展的必要性,以滿足市場對於應對氣候變化、綠色金融和 ESG 投資的需求。這種跨學科的方法需要包括金融、科技、數據分析和永續發展的專業知識。
結語
面對綠色金融科技的挑戰,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努力,以確保綠色金融的發展符合可持續性原則。清晰、一致的監管框架有助於綠色金融的發展,而教育和培訓則是提升行業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時,應鼓勵創新和採用新科技,以解決 ESG 合規、碳管理和風險評估等問題。透過政策、教育和科技的結合,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推動綠色金融科技的發展,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
2023 綠 色 金 融 報 告 完 整 報 告 請 瀏 覽 :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djdJ9-fg0bVNX0B6NQFpUBg3DLjwj2F/view?usp=sharing
香港電腦學會對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23的回應
香港電腦學會對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23的回應
香港電腦學會對本年度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在各領域所制訂的創新科技及工業重點政策,表示積極支持。特別是對設立由「數字政策專員」帶領的「數字政策辦公室」以統籌及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與大灣區的跨境數據流通、共同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協助中小企掌握電子商貿商機,以及促進與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各項措施。
香港電腦學會會長鄭松岩博士指出:「香港電腦學會每年都會對施政報告作出建議。今年我們樂見政府提出不少的構想與執行指標,都與我們的建議互相呼應,特別是設立發展智慧城市的工作指標、支持創新科技產業及再工業化、積極吸引重點創科企業及人才來港落戶、培育本地創科人才、協助企業數碼轉型及進軍電子商貿,以及善用科技促進與大灣區互聯互通等。」
鄭松岩博士稱:「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將加快數字政府建設,並以數據及政策帶動發展,我們認為方向正確。而我們對政府將現時的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與效率促進辦公室合併,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由『數字政策專員』帶領,負責制訂數字政府、數據治理及資訊科技政策,推動開放數據,推出更多政府數字服務等,深表認同,此舉不僅可為數字政府的發展提速,相信政府亦將可在專員的統籌下,打破過往受歷史因素影響而致部份部門在系統上有各自為政的傾向,改善部門間數據互不關聯的缺點。香港電腦學會日後亦將對『數字政策專員』及『數字政策辦公室』開展之工作,予以全力支持。」
鄭松岩博士續稱:「我們樂見政府為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將進一步落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措施,包括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促進微電子研發、加速建設超算中心助人工智能發展、推動數據跨境流動、設立第三個InnoHK平台及促進5G發展等。而隨著網絡日益普及,網絡安全的風險亦與日俱增。香港電腦學會一向深明網絡安全對建設智慧城市、推動跨境金融科技,以至推動科技融入生活的重要,因此在數年前已經成立網絡安全專家小組,專責推動網絡安全文化,並提供網絡安全最新技術的交流平台。今年的施政報告開宗明義地表明,面對全球網絡攻擊風險不斷增加,政府會着力提升關鍵基礎設施,包括能源、通訊、交通運輸、金融機構等領域的網絡安全保護,並將於2024年內向立法會提交立法草案。此舉可謂高瞻遠矚,本會對此極表讚賞。」
鄭松岩博士表示,香港資訊科技業界一直面對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因此香港電腦學會一向致力推動培育年青人才。施政報告特別提出,計劃成立應用科學大學,以及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並繼續推動STEM教育發展,以達到培育本地人才的目標,相信此舉將可為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奠下良好的基礎。香港電腦學會亦欣見特區政府進一步加緊推動吸納人才、留住人才的工作,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大學名單,並放寬越南人才來港簽證等,預計可為業界有效舒緩人手短缺壓力。
根據施政報告,政府為推動產業發展,將支援初創企業成果轉化,例如透過『產學研1+計劃』促進大學的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將指定大學技術轉移處的資助上限增加一倍至1,600萬元,並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推動下游的新型工業發展。而政府將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企業提供更多資助,包括為新設生產設施相關費用,以(政府)1:(公司)2的配對形式,提供最多2億元的配對資助,亦會探討讓計劃下的企業可更彈性聘用非本地技術人員,以及適度放寬使用資助聘用研究人才的限制。此外,政府亦將推行「專利盒」稅務優惠,對由專利所產生的合資格利潤的稅率,由現時16.5%減至5%,鼓勵更多創科研發、轉化應用及商品化。
鄭松岩博士對該等措施表示歡迎:「相關措施對成功推動本地科研發展,特別是將研究成果進行轉化,在商品化後可以實際落地應用,加強『官產學研』的配合,實在不可或缺。」
香港電腦學會對施政報告的建議
鄭松岩博士表示,香港電腦學會對施政報告在增加其政策全面性方面,於較早前舉行的2023年施政報告諮詢會,提出了以下的建議,以供政府考慮:
- 制定香港智慧城市建設,特別是智慧政務未來三年交付時間表,設立智慧城市或政務實施管理辦公室,確保各個項目能夠按期、按質、按預算完成,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政府還可實施相關舉措,以支持其成為數據驅動型組織的願景,例如編制政府目前擁有的數據清單,以促進政府內部的數據共享。
- 檢討並發佈智慧城市的各項相關技術標準而非藍圖,包括數據標準、系統互聯互通的標準、行業標準、網絡安全標準等,讓各行業、各企業在系統開發時能夠配合,做到有標準可循。
- 加強新興技術如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安全等的基礎研究和人才培育,推動新興技術沙箱平台的建設。政府近期在推動虛擬資產、第三代互聯網(Web 3.0)的發展,這些都有賴於上述新興科技的基礎研究和適切的應用實施來提供支撐,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力量的支持,非但難以做大,反而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 建議研究支持科創企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支持初創企業向社會集資。例如將證券型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簡稱STO)理念用於科創公司集資,同時善用科技來做好風險的防衛、監測和管理。推動科技園、數碼港、銀行、創投機構深化合作,由政府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予銀行和金融機構,以支持優質初創公司的成長和壯大。
附錄:本年度施政報告公布各項即將推行的主要新措施
行政長官今日發表任內第二份的《施政報告》,以「拼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為題,就以下各大範疇制訂創新科技及工業重點政策:
1. 加快數字政府建設
- 以數據及政策帶動發展:
- 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由「數字政策專員」帶領,制訂數字政府、數據治理及資訊科技政策,推動開放數據,推出更多政府數字服務
- 今年內發布促進數據流通及保障數據安全的管理辦法
- 推動更多數字政府方案 ,便民利商:
- 明年起推出數字政府及智慧城市「百項方案」
- 推動政府服務於一年內全面支援電子支付
- 與廣東省人民政府積極促進兩地政務服務「跨境通辦」
- 推動數字經濟:「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明年初就數字基建、數據跨境流動、企業數碼轉型及人力資源配套提出建議
2. 推進「新型工業化」
- 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由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領導,以產業導向為原則,推進「新型工業化」、支援重點企業在港發展、協助製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扶植初創企業
- 設立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 為特定科技產業,並在港新設生產設施而其投資不低於2億元的企業,按1(政府): 2(公司)的配對,提供最多2億元資助
- 探討讓計劃下的企業可更彈性聘用非本地的技術人員,及適度放寬使用資助聘用研究人才的限制
3. 推動研發及成果轉化
- 促進微電子研發:明年內成立「香港微電子研發院」,引領和促進產學研合作,並啟用「微電子中心」
- 支援初創企業成果轉化:
- 明年第一季公布首批「產學研1+計劃」的申請結果
- 明年把每所指定大學技術轉移處的資助上限倍增至1,600萬元
- 吸納更多境外海內外知名的初創服務機構落戶香港,提供孵化及進一步發展指導服務
- 設立第三個InnoHK研發平台:於明年籌備設立第三個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4. 人工智能發展
- 加速建設超算中心:數碼港明年起分階段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支撐科研及相關行業的強大算力需求,推動產業發展
5. 推動數據跨境流動
- 促進內地數據在大灣區內跨境安全流動:正與廣東省商討在大灣區以先行先試方式,簡化內地個人數據流動到香港的合規安排
6. 共同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港兩個園區的協同發展
- 研究創新性的措施:
- 便利科研人員進出的安排
- 便利合作區內跨境資金流動
- 便利為研究或試驗而採集的數據和樣本的交流
- 利用香港匯聚國際人才優勢,帶領參與合作區工作
- 推進前沿科技研究,加快實現中試轉化,配合合作區的發展
- 新田科技城的空間規劃對接河套合作區的發展定位,與香港科技競爭力的布局結合:確保跨境基建配套、土地審批、公私營合作等政策積極配合,產生協同效應
7. 新增創科土地
- 北區沙嶺:兩公頃土地將改作創科及相關用途
8. 培育科技人才
- 發展應用科學大學
- 政府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大力提升職業專才教育獲得大學學位地位,為有志在專業技術發展的青年建立康莊大道,達到行行出狀元的目標。
- 與專業技術業界緊密合作,在課程內融入豐富的實習和職場學習機會,加強栽培學生的應用能力
- 政府會聯同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參考國際經驗,訂立成為應用科學大學的條件,涵蓋收生、課程、認可、就職銜接及業界參與等。
- 政府會提供財政和配套支援,包括優先考慮將應用科學大學的合資格課程納入「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提供額外資助,鼓勵院校開辦與專業技術有關的應用學位課程及加大報讀誘因,以支持合適的自資院校發展成為應用科學大學。
- 預留啟動資金,支援有潛質的專上院校成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實行聯動推廣,以提升職業專才教育在社會、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 擴大職業人才庫
- 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由職業訓練局聚焦為資訊科技界別提供職前及在職培訓,鞏固香港資訊科技能力
- 課程會於2024/25學年推出
- 加強跨境資歷互認:與內地當局合作推進兩地相互承認副學位程度學歷,包括高級文憑學歷,並以試點方式試行資歷互認工作。
人類將失去更多?80%工作將被AI取代? 業內人士如是說
出生於巴西,現年56歲的Ben Goertzel是數學家、認知科學家,目前是SingularityNET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旗下團隊專門研究「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也就是具備人類認知能力的人工智慧。
上週,Ben Goertzel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年度科技會議「網路高峰會」接受訪問。他預期在未來數年內,人工智慧將會迎來具有人類智慧的AGI,對於近期遏制人工智慧研究的聲浪,對此,他表達了反對意見。他強調,這些AI系統雖然非常有趣,但它們不具備像人類一樣的AGI能力,無法完成科學研究中的複雜情境推理,也無法創造超出學習資料範圍的新事物。
對於AI可能取代人類工作的威脅,Ben Goertzel 表示,在沒有AGI的情況下,大約有八成的人類工作可能會被取代,但這不是一個威脅,反而是一個好事,因為這樣人們就可以尋找更有意義的事情來做,他認為幾乎所有文書工作都應該自動化。
他指出,社會需要研發AI的正面用途,相關管理也需要人們參與。主要問題在於資助AI研究的公司並不在乎是否要「做好事」,他們關心的只有如何將股東價值最大化。
The Manila Times
Lastest Posts
49%受訪AI企業表示有技術人才招聘困難
2023-11-23
MediaOn 參予世界級AR行業盛會,擴展亞洲以外業務
2023-11-20
區域合作、協調及培育人才乃各地政府推動綠色金融科技生態的重中之重
2023-11-20
香港電腦學會對行政長官施政報告2023的回應
2023-11-18
iOS 17 令 iPhone 更個人化、方便易用
2023-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