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合作、協調及培育人才乃各地政府推動綠色金融科技生態的重中之重

SG 及可持續發展教育機構 GoImpact 與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再度聯手,於今日發佈題為《綠色、金融和科技的交匯點: 亞太經合組織五大經濟體的研究》的 2023 綠色金融報告。在螞蟻集團的支持下,這份綜合研究報告在去年報告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深入探討了新加坡、香港、韓國、印尼和泰國這五大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在綠色金融科技方面的發展狀况。

● 新加坡 – 作為區內的綠色金融科技中心,擁有合作緊密、蓬勃發展的生態圈。然而,外界對其數據完整性和「漂綠」的憂慮依然存在,突顯了需要隨時保持警覺的重要性。
● 香港 – 在政府決策者的支援,以及與商界的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綠色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和中小企均期望在資金獲取和結構支持方面有所改善。
● 韓國 – 雖然政府在跨境法規的推動下已投放資源發展綠色金融科技生態圈,但帶頭實行綠色轉型的是當地企業。
● 印尼 – 當地市場極具潛力,有望實現綠色金融科技的幾何級增長。然而,要促進綠色金融科技廣泛使用,仍需更多宣傳及教育。
● 泰國 – 當地企業正推動向再生能源轉型,例如農業科技產業正改變營運策略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預料政府亦將提供更多必要的系統性支援。

政府監管在綠色金融科技發展中的必要性

隨著可持續發展在全球舞台上越來越重要,亞太經合組織五大經濟體的政府亦正積極研究推出創新的策略配合,例如徵收碳稅、對綠色科技和清潔技術產業提供稅收優惠、成立碳市場等。然而,亞洲地區的監管環境面對重重挑戰,包括法規模糊、各地監管框架不同,以及規管定義和指標不一致等。

另外,礙於監管複雜和資源有限,中小企即使具有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要得到綠色融資並從中獲益,仍然要面對不少困難。清晰的監管對於中小企發展、打擊「漂綠」行為、提高可持續金融的可信度及投資者信任方面十分重要。由於這些市場中綠色金融科技領域結構複雜、缺乏統一標準,因此需要區內持份者合作制定標準化的良好作業模式,以協調各地生態圈。

綠色科技備受公私營機構關注

客戶對可持續性、業績表現、透明度和問責度的要求正在推動投資方式的轉型。公私型機構均在積極發掘可持續及綠色技術,如碳捕集、利用和儲存(CCUS)以及建立 ESG 風險分析模型。另外,越來越多的機構採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解決方案,簡化了 ESG 合規、碳管理和風險評估程序。舉例說,Sustainalytics 和穆迪(Moody's)等頂尖評級機構已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融入其分析框架,從而能夠更快、更準確地分析大量數據。

綠色金融科技正面對人才嚴重短缺等挑戰

除了必須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之外,綠色金融科技面對的根本挑戰,還包括要尋找能將金融、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知識聯繫起來的人才。不少企業都正在努力應對範圍 3 排放透明度和淨零排放承諾等複雜問題,而他們都認同,將可持續發展教育和培訓融入業務戰略是勢在必行。

在香港等地,招聘 ESG 專家極具挑戰性。這說明了跨學科人才發展的必要性,以滿足市場對於應對氣候變化、綠色金融和 ESG 投資的需求。這種跨學科的方法需要包括金融、科技、數據分析和永續發展的專業知識。

結語

面對綠色金融科技的挑戰,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努力,以確保綠色金融的發展符合可持續性原則。清晰、一致的監管框架有助於綠色金融的發展,而教育和培訓則是提升行業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時,應鼓勵創新和採用新科技,以解決 ESG 合規、碳管理和風險評估等問題。透過政策、教育和科技的結合,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推動綠色金融科技的發展,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努力。

2023 綠 色 金 融 報 告 完 整 報 告 請 瀏 覽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djdJ9-fg0bVNX0B6NQFpUBg3DLjwj2F/view?usp=sharing